> 详细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

住宅产业的”保障型”春天
 

    “1000万套”——这是今年我国保障房开工建设的任务目标。虽然就记者前阶段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得的信息显示,开工率100%的任务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建设阶段的任务依然繁重,如何让老百姓住上价格低廉、质量优秀的住宅,对于我国目前的住房建造水平来说,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挑战,工厂化标准件现场组装模式开始走上舞台。大量的保障房建设任务,给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若想质优价廉地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以往现场混凝土浇注式的操作已经无法满足任务对于建设效率的要求。可以说,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发展,迎来了“保障型”春天。

    陌生与熟悉并存的产业化认知

    其实,住宅产业化对于我国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便曾经掀起过一股住宅产业化的浪潮。由前苏联引进的预制板住宅建造技术席卷全国,造就了大量风格类似的多层住宅。但是,这种粗糙的建造技术,很快便暴露了其保温隔音效果差、防水渗漏性能不足的弊病。随后,这项技术便逐渐为现场混凝土浇注施工技术所取代。这便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最初尝试,很不幸地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住宅产业化的话题在上世纪末再次受到中国房地产业界的关注。1998年,原建设部成立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也就是现今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次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制订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

    这种通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制造、生产经营的一体化的产业模式,不但可以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建造效率,提升性能,减少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和装修带来的资源二次浪费,从而实现住宅建设的根本性变革。这种产业化的转型,已经被作为行业发展趋势在行业内自上而下地进行了认定。

    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在我国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和有限的实践。万科等少数先行企业的商业化实践,最初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建筑质量通病”,零星的示范项目建设距离全行业的工业化操作尚有相当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开始,原建设部在充分调研后,下发了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相关示范办法,希望通过各个方面的行业引领企业来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5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了21个基地企业的建设。可以说,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时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对记者表示:“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住宅产业发展很快。我们希望通过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提升住宅的质量水平和建造工艺。但总体上我国的产业化发展情况仍处于落后的位置,各地区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很多地区仍然没有认识到新型的建造方式可以给行业带来的变革。”

    前所未有的“保障型”契机

    与现场浇注的施工方式相比,“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无疑对于我国住房建设者更具诱惑。随着我国各地大量保障房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这种住宅产业化的梦想如今已非当年那样遥不可及。

    据记者了解,2010年中央财政住房保障支出预算为376.58亿元,按照中央与地方1:3的比例出资,地方政府将承担超过1100亿元。同时,由于保障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具有强烈的民生属性,这便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作为我国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必须做到经久耐用、质量过硬。甚至有专家提出,保障房的最低要求应该是实行全装修,实现拎包入住。

    这些要求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建造效率更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建设模式。否则,一旦因追求施工进度而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将给我国政府公信力带来巨大伤害。

    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应大规模生产的产业化住宅建造模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被业界普遍视为住宅产业化有实质进展的一年。各地纷纷出台关于住宅建筑行业节能和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文件,并开始着手打造本地的住宅工业化项目。

    记者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房地产市场的一线城市纷纷将保障房与住宅产业化联系在一起。去年3月,北京在《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2010年将有50万平方米政策房试点产业化,并随之确定1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将实施产业化生产。2010年4月,深圳发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要求在保障房建设中,工业化产品总量所占比例不应低于25%。而早在2009年年初,广州市建委在答复九三学社提案中便表示,将在保障房中试点住宅产业化。

    由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巨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低,这些因素刚好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工作中,如果能够尽快进行产业化探索,必将为住宅产业化整体推进获取宝贵经验。

    前景可期的“基地组织”装配化合作

    不久前,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仪式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戏称:“我们实践并建立住宅产业基地的企业,终于成立了一个‘基地组织’。”

    在住宅产业化的链条当中,重要的一环便是装配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倘若这一环节与装配施工存在脱节,出现产品用不上或者多家部件生产企业在没有统一标准下各自为政的情况,那么将造成整个产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刘灿坦言:“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增长方式落后,产业链缺乏有效连接,各产业化基地相互之间缺乏战略层面的协同合作。对于一些产业化技术的共性问题和瓶颈难以形成活力来共同解决。”

    对于成立联盟的意义,文林峰认为:“这可以发挥优势企业的能力,形成强强联合,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比如深圳和沈阳的企业都在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这些企业之间就可以整合资源,避免造成研发的资源浪费、走弯路。我们21家基地各有特色,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和部品生产企业。在基地内部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共同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可以让组织内需求方提出要求,然后让生产方来尽量满足。”

    “联盟的成立,可以实现各产业化基地之间战略合作。”毛大庆说,“我们联盟中的21家企业生产方向各有不同,如果能够把这个方向拧在一起,形成的力量非常大。而且,联盟还可以让企业间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希望以后在任何一个基地平台上,都可以看到其他20个基地的创新点推广。让我国21个住宅产业化基地联合起来,互相推广、抱团发展,将会形成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未来国际上将会看到一股巨大的中国住宅产业研发力量。”

    标准制定及政策激励将迅速跟进

    在行业为住宅产业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兴奋时,同样应该看到,由于近几年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行业的政策标准与发展速度相比,出现了脱节。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住宅产业在标准、规范、技术导则的制定上还不成体系,目前仍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标准体系的建设只能同技术积累、理论研究同步进行。”文林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住宅技术发展得很快,标准制定的速度与之相比不太协调,从国家层面来说,每年出台很多标准规范,我们中心就此开展了很多工作。各地方也会因地制宜出台本地的导则、规范。逐步构成各级综合体系。在地方进行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后上升为国家标准,也符合标准制定的正常程序。”

    文林峰认为,客观上,在推进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经济、激励性政策的引导,会增加新技术应用的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跟进,会让市场缺乏主动了解的愿望。“十二五”期间,是住宅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使企业产生迫切的转型渴望,如何把建筑业的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应是大框架下的发展方向。所以,在今后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当中。